耐火泥浆标准
一、20世纪80年代的标准
20世纪 80年代,在冶金部情报标准研究总所编辑出版的《耐火材料标准汇编》(以下简称《汇编》)中,只有镁质、高铝质、粘土质和硅质耐火泥浆4种产品标准[1]。其中,根据化学组成的不同,镁质泥浆分为2种牌号,高铝质和粘土质泥浆各分为4种牌号,硅质泥浆分为3种牌号。可以看出,耐火泥浆品种少,分类也不尽合理。而在粒度分类上,有的多达4类(粗、中、细和超细),这又显得过多。
有的标准允许的大颗粒筛上料多达3%,若这3%的筛上颗粒的大小接近或超过砖缝厚度,就会影响砖缝大小及找平操作,严重影响砌筑质量,其施工质量将难以通过《工业炉砌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》,甚至无法施工。标准中有关耐火泥浆施工性能及粘结强度的指标一个也没有,只在粘土质耐火泥浆中规定了粗、中、细粒耐火泥中结合粘土的加入量为15%~35%,这对其施工性能的改善是有限的。另外,在粗、中、细粒火泥中,在没有加入其他添加剂的情况下,火泥的颗粒分层和偏析,使用后收缩不一致以及化学组成的失调等亦成为需然。
可想而知,当时我国生产的耐火泥浆对窑炉内衬质量会有什么样的影响。
二、20世纪 90年代的标准
20世纪 90年代,在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的《汇编》中,除了《镁质耐火泥》完全引用原标准外,其他标准都作了重新修订,并且还增补了《硅酸铝质隔热耐火泥浆》、《耐火缓冲泥浆》、《非水系硅酸铝质耐火泥浆》和《高温红外辐射涂料》等标准。在理化指标项目的设置上也大大增加,其中包括耐火度、化学组成、冷态抗折粘结强度(110 ℃干燥后和高温烧后)、荷重软化温度、线变化率、粘结时间、粒度要求等,这里已包含有对施工性能的要求。另外,对粒度的考核也大大简化,一个种类的耐火泥浆一般只有一种粒度,不再按粗、中、细、超细分类,这是合理的。由此可以看出,20世纪 90年代的《汇编》比20世纪 80代的有了很大的进步。但在粘土质、高铝质耐火泥浆标准中,对临界颗粒的规定仍不明确,只规定大颗粒筛上料不大于一定值。
- 上一篇:水泥窑用耐火浇注料的合理配置
- 下一篇:对喷涂料的应用和养护、喷涂料用锚固件的选取